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迎来重大技术变革,随着GB 39752-2024《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》等新国标发布实施,液冷充电电缆技术成为产业链新增长点。

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迎来重大技术变革,
随着GB 39752-2024《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安全要求》等新国标发布实施,
液冷充电电缆技术成为产业链新增长点。
新国标对充电接口安全、电气性能、环境适应性等提出更严格要求,
明确直流充电枪头需实时监测温度并具备电子+机械双锁功能,
防护等级提升至IP55,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-20℃~+50℃。
这些技术规范直接推动液冷充电电缆市场需求激增,2024年中国液冷超充市场规模达578亿元,同比增长49%。
液冷技术的核心优势
液冷技术通过电缆内部循环冷却液实现高效散热,使枪线直径缩小50%、重量减轻40%,
单枪功率提升至600kW,充电速度较传统设备快四倍。
新国标GB 44263-2024特别规定液冷系统需采用水电隔离设计,
冷却液循环管道须通过11吨重压测试,并配备双重防泄漏装置。
技术优势驱动下,液冷充电桩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覆盖率已达80%,
用户平均充电时间缩短至12分钟,显著提升充电桩周转率。
产业链协同发展现状
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显现,特种冷却液市场需求半年增长120%,高压快充连接器订单排至2025年。
电缆行业加速技术升级,新研发的液冷型直流充电桩电缆采用PEEK绝缘材料,
通过CQC1147-2024认证规范,满足IP65防护等级和-35℃~+50℃宽温域要求。
模块化设计使现有充电桩改造成本降低60%,推动行业从"数量竞赛"转向"价值竞争"。
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
政策与标准体系持续完善,交通运输部2024年6月印发《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》,
明确要求超充站建设需符合新国标安全规范。
随着GB/T 50966-2024充电站设计标准实施,液冷系统被纳入充电站强制性配置,
预计2025年液冷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66.37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29.22%。
技术迭代也带来挑战,部分老旧车型电池管理系统与超高功率充电不兼容,
运营商需平衡45%的设备成本增幅与18个月延长的投资回报周期。